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杨旭霞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口语交际 能力 调查 策略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小学阶段是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如何?是否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本校师生进行问卷和测试两方面的调查,以详实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并就该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设口语交际的语境,提高口语交际课的质量,完善口语交际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转变现状的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对各学段又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吞吞吐吐、经常词不达意,回答问题不完整,回答时缺乏自信,声音很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为了弄清楚疑问,我们开展了一次调查,以期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决策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测试两种形式进行。问卷围绕课程标准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来设计,这三个年段对应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问卷内容分为“交流的语境”“口语交际课堂情况”“听说能力”“礼貌、习惯和自信心”“听说兴趣”五个方面,每份问卷均设计了20个问题,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调查。本次还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对全校语文教师进行口语交际课的兴趣、认识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
测试方面主要选取了一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进行。测试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交谈,即教师围绕一个主题与学生进行对话,从而观察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交际习惯的情况;二是由学生观察主题图画,进行看图说话。每个年级由两个教师根据学生两方面的水平分别实行星级评价。
一、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从低年级的调查数据来看,52.2%的学生表示别人讲话时能认真听,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有22.1%的学生会在别人发言时打断别人的讲话;能使用文明用语与人交谈的只占41.2%。中年级的调查数据说明,在交际礼仪上还有待加强。表现在与人交谈时只有63.2%的学生能做到专心倾听,在遇到不明白的内容时只有56.3%的学生能礼貌地向对方请教,遇到不同意见时只有48.3%的学生能与人商讨。高年级的学生在交际中绝大部分学生懂得尊重对方,表现在当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观点不同时,有73.5%的学生会耐心地听完再阐明自己的观点;但只有66.5%的学生表示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在文明交际方面还做得不够。有8.17%的学生表示会经常使用不文明的语言,54.9%的学生表示有时会使用不文明的语言。在测试环节,我们发现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在没听清老师的问题时就急于回答,导致答非所问的情况。学生基本不会使用文明用语。这些都说明,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二)学生对口语交际缺乏兴趣和自信心
从低年级的调查数据显示,课堂上能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占26.5%,而有22.1%的学生表示很少举手发言。在集体讨论时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言的只有59.6%,而有17.6%的学生表示不想参加讨论。在中年级对于“上课时你会主动举手发言积极参加讨论吗?”这个问题,有47.1%的学生表示很少参加讨论。在高年级的调查中,只有27.6%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举手发言有两种原因,一是对讨论的内容不感兴趣;二是担心自己的回答不准确。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示因为自身表达能力较差而担心同学笑话而不愿发言。在测试环节,我们发现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不敢说真话,部分性格腼腆的学生说话不够大方,声音小;还有学生甚至许久都不开口说或无话说。
(三)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低年级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2.6%的学生表示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和感兴趣的见闻;33.1%的学生表示能在课堂上流利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根据我们对日常课堂的观察发现,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少的学生能完整流利地讲述小故事。课堂上能流利回答老师的提问的学生也只是少部分。中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表现在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只占33.3%;能听清他人的讲话并简要转述意思的只占67.2%;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的只占18.4%。高年级只有30%的学生表示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只有45.1%的学生表示能抓住别人说话的要点并进行简要转述;只有40.5%的学生表示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能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测试环节我们发现,各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说话不完整,词汇缺乏,缺乏想象的问题。
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状呢?调查数据反映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学生缺乏普通话的交流语境
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学习语言,首先是听话、积累语言;接着是学习说话,在与亲人的接触、交流中学习语言,逐步发展交际能力。生长在哪个地方的孩子就能说好当地的方言,从这点上可以说明,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即语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只有23.5%、15.5%、13.6%的学生在家会用普通话与家人交流,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有57.4%、70.7%、65.4%的学生表示在学校会用普通话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由此可见,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主要使用方言,在学校里普通话交际氛围相对比较浓厚,这与东莞处在方言区有关。我们认为学生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普通话交际语境,而且部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佳,不完全用普通话上课,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口语交际课质量难以保证
1.口语交际课时得不到保证
如果说,语境是无意识的浸入式的训练的话,那么,口语交际课是有意识、有计划的口语交际训练,它可以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是否得到老师的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你班多长时间上一次口语交际课?A、一周 B、两周 C、一个学期只上几次,很少 D、从来不上”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有25.7%、30.5%、33.9%的学生选择了“C、一个学期只上几次,很少”;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别有6.62%、4.28%的学生选择了“D、从来不上”。在教师问卷中我们设计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你通常的做法是: A、专门上口语交际课 B、在平时的教学中随时穿插”结果有15.38%的教师选A,84.62%教师选B; 另一个问题:“上口语交际课的时间安排,你觉得我校的情况是 A、 能充分保证 B、被随意占用”,结果有69.23%的教师选A,38.46%的教师选B。这说明口语交际课没有得到正常开展,课时不足,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时间。
2.口语交际课质量不高
我们在教师调查问卷中设计了相关问题,调查结果如下: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待口语交际课的态度是:不重视,不喜欢,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事实证明,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缺乏热情,他们便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到教学中去。这样的课很难有高质量,甚至是低效课或无效课,这样的课学生必然不会喜欢,不愿参与,这更会让教师觉得学生没有积极性,课很难上好,从而更怕上这类课,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做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我们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回答很喜欢口语交际课的低年级占52.9%,中年级占51.1%,高年级占39.3%。回答“碰到感兴趣的就喜欢”的低年级占33.1%,中年级占44.8%,高年级占56%。从这两组数据我们发现: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口语交际课的喜欢逐渐由感性过渡到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更高。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回答“碰到感兴趣的就喜欢”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喜欢则积极参与;不喜欢则不愿参与。一旦遇到学生不喜欢内容或者上课形式比较单调,学生便不愿参与,这节课便会导致失败。
(三)口语交际课程评价体系缺乏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有38.46%的教师认为目前对口语交际还没有完善的评价制度,有30.77%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课难上而且又不用考试是导致教师不重视口语交际课的原因。由于口语交际评价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思想不重视,口语交际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许多口语交际课时被占用。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教师通常是穿插在阅读教学中完成,很少独立上成口语交际课。即使上口语交际课,教师也只是稍作准备就去上课,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低。
三、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转变的策略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语境
1.学校积极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布置营造氛围;强调师生在校一律讲普通话,营造普通话的交际环境。语文教师可适当布置一些口头家庭作业,比如,将课文读给家长听;在家长面前复述课文、讲故事、演讲、角色表演等,由家长评分。可以班级为单位设计一些活动,比如,“三分钟演讲”,每节语文课前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两人一组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三分钟的演讲。“故事擂台”,班内选出评委,每天活动课时安排一到两个同学讲故事,由评委组给出评分,一周后评出周冠军为擂主,第二周继续。学校可根据不同学段设计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2.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完善读书激励机制,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言之有物。
3.学科配合。各学科教师要练好普通话,以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达。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也可以挖掘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素材,加强训练。
(二)提高口语交际课的质量
首先,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生活的需要出发,让师生充分认识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引导教师摒弃陈旧的应试教育思想,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从而自觉执行课程标准,上足、上好口语交际课。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口语交际的内容感兴趣了,才会有表达的欲望,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了,他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课本中口语交际的教材为基础,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精心设计口语交际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个别,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设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全面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再次,通过举办口语交际公开课、研讨课,进行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强口语交际课的研究,指导教师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水平。
(三)完善口语交际课程评价体系
口语交际能力到底以什么作为评价标准?如何评价?由于它难于操作,口语交际评价体系一直未得到完善。本人认为必须以课程标准为评价指标,建立一套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将其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一起按一定的比例纳入语文学科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反思功能,从而促进口语交际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认为:小学生可塑性强,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实施分层训练,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质量地上好口语交际课;遵巡“课堂为主,活动为辅”的原则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将得到全面提高。
东莞诚材培训学校:开设叉车,高叉培训,抱车,铲车,挖掘机,低压电工,高压电工,焊工,氩弧焊,二保焊,氩电联焊,制冷
桥门式起重机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员证,企业主要负责人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证,中级消防证等专业的培训考证。
证件年审:电工证,焊工证,制冷证,高处作业证,登高架设证,叉车证,锅炉证,压力容器证,起重机证,电梯证,
铲车证、挖掘机证,安全生产管理员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证复审年审换证。
学历:成人大专,专升本学历教育(参加成人高考),毕业证国家认可通用。
手机: 13826911180(微信同号)黎老师, 13332697680(微信同号)严老师, 18666884302(微信同号)谢老师。